【劉文明專欄】
對學生的事情,堅決不推脫
原創作者|劉文明(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處)
在朋友圈里,為學生之事上傳下達、左溝右通、奔走鼓呼的事情做多了,信息發多了,總會收到好心的、關心我的同事們的溫馨提醒。他們告訴我,你愿意貼近學生,深入學生中間,為學生的事情操心,對學生來說,原本是好事。但是你也要記住,工作職場還是要有邊界意識為好。本來,很多學生反映的問題不是學生處負責、能解決的,而且這些問題有正常的渠道解決,無需你再在中間插一杠子,把學生的問題攬過來,再交給其他部門,就讓同學們自己去走正常的渠道去解決好了。
好心的同事們進而善意地提醒說,你這一伸手介入,別的部門的工作人員就會有壓力,心里就會不高興,保不準還會在背地里罵娘,說你多管閑事,手伸得太長??赡懿粌H僅工作人員心有不爽,甚至部門領導或者分管部門的學校領導也會有所誤解,心生不悅??傊?,好心同事好言相勸,你這樣累了自己不說,還有可能吃力不討好,對自己個人方方面面都不太好,這是何苦來哉。
按常理,這話是極其有道理的。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我不在人家部門,又怎知人家的不易和難處。我非常清楚,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工作套路和工作節奏,都有自己收集問題渠道和解決途徑。理論上說,我可以不去理會自己學生處工作職責之外、跟學生處工作業務看似干系不大的事務。各人自掃門前雪,把本部門的事情辦好就好,我只要管好自己學生處的一畝三分地也就可以。
我認同同事們說的話,感激同事們善意的提醒,他們真的是巴心巴肺為我著想,誠心誠意為我好。但我不得不承認,坐在學生處負責人的位置上,面對同學們給予的信賴,期待的眼神,我敬畏有加,實在無法拒絕,實在不敢漠視。
我不得不承認,了解到同學們的問題后,我會著急,有時候會比學生還要著急,夜不能寐。所以“這事不歸我管”“你去找某某部門”的話,“臣妾”我實在說不出口,真的做不到啊。我還承認,光微信一項,我現在就有5000名學生粉絲;我還承認,同學都親熱地喊我“學生之友”;我也承認,我心無旁騖,心思全部在學生身上;我也承認,我對學生的承諾是:早上6:30~夜00:00,對學生的意見建議來信力爭“秒回”;我還承認,我一直非常樸素地認為,對于學校而言,最溫暖的終端,就是學生和他們的心。
因此,在我這個學生處負責人的心眼里,凡是涉及學生的事,沒有哪件事不與我有關。凡是圍繞服務學生學習生活成長成才的,對我而言就沒有所謂的禁區。我們學生處,就是為學生提供教育服務的組織,就應該是番職青年學生之家,就可以成為學生意見建議的中轉中心。學生有問題要說,有意見建議要提,只要他們相信我,愿意來找我,我就覺得他們沒進錯門,沒找錯人,我都表示熱烈歡迎,熱情以待之。我總是在想,我是學生處負責老師,如果學生遇到難心事、煩心事,都不能來找我,那又能去找誰呢?!難道非得去找校長不可么?!如果我都不和學生在一起、為他們出頭露面鼓呼,給他們撐腰做后盾,那還會有誰愿意這樣做呢?!
所以,我對學生向我反映問題的態度是“四不四必快”:不推脫、不搪塞、不踢皮球,不說這是某某部門的事你去找他們吧。對于所有問題,必快應、必快轉、必快追、必快回。
實際上,學生都不傻。有現成的渠道明明寫在服務指南手冊里,他們心知肚明,為啥還要找我呢。這個問題值得深思。很多時候外人并不知道,但我清楚。因為我每次在接待同學們的時候,我第一句話都會問學生是否已經咨詢或報修了。學生都會告知,已經反映過、咨詢過、報修過,有時候還不止一遍。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問題就是一拖再拖,沒有得到及時回應和有效解決。換位思考,學生能不急么?學生一急,實在沒轍了,于是就來找我這個“愛管閑事”的文明老師。
還有一種情況是,學生壓根兒不知道該去找誰,向哪個部門反映。不要說學生不知道,有時候連我這個老師也不太清楚。前兩天我就遇到一位學生告知,6號樓的6507教室地板磚拱起碎爛,有安全隱患。按照常規程序,這樣的問題,教室管理員應該在第一時間發現、知悉并報告有關部門進行維修,維修之前還必須進行圍蔽和警示。但從學生發來的現場照片中,我沒有看到圍蔽和提示,可以初步判斷,也許管理員還沒有發現和收集到這個問題。
有安全隱患,就挑動了我著急的神經。謝過同學之后,我立即截圖把這個信息發給了涉及兩個部門的負責老師。部門負責老師秒回一般地回復我:“我們會立即處置。也請教育學生今后按照正常程序報修。” 對此兩部門的“立即處置”的回復,我頗受感動。
這個問題不是學生自己個人的事情。但是學生能夠及時發現,及時報告,我也立即轉告部門。接下來就有關部門立即組織人員到現場勘測處理,安全隱患就化解了。這是多好的結果!試想,如果兩位部門領導沒有“立即處理”的前話,而僅僅是“請教育學生按照正常程序報修”,那我就會很“受傷”,因為學生能及時發現反映,他們的關心集體精神已經值得好好表揚,讓我們感激不盡,實在開不了那個口,對學生說“請你馬上通過報修系統走一遍報修流程”!如果我那樣做,學生一定會質疑我是不是有點“官僚主義”作風。
學生直接來找我還有第三種情況,就是網絡問題,導致報修界面無法登陸,難以成功報修。這樣的情況,這一段時間常常遇到。所以同學們有急事來找我反映,我真的覺得沒有什么不合適。
無論哪一種情況,我都知道,在學生問題的收集中,我只是在撿漏拾遺。大量的問題,已經被有關部門圓滿解決了。這樣的撿漏拾遺,我反而更加覺得必須高度重視,必應必回,不然,這個問題可能就留在學生那里了。我總是在想,我們都是從學生過來的,學生見老師,特別是去反映問題,往往心里會有些打鼓。學生既然來了,無論如何必須應。我總是覺得,不及時理會學生的老師不是好老師,讓興沖沖找上門來的學生吃了閉門羹、以冷面相對的學生處負責老師更不會是好老師,不及時理會學生訴求的教育和學校不會對學生多少溫度和情義。
很多時候,對于學生反映的問題,我就直接去找相關部門解決了。對于涉及很多同學的、有共性的問題,我都會通過我的朋友圈舉一反三地讓小伙伴們周知。這絕對不是為了讓部門難堪,更不是告狀,而是讓同學們知情,更好地自我妥善解決問題。
讓我欣慰的是,各個部門都能理解我,領導也沒有責怪我。反而向我們表達了謝意。他們甚至說,是我們當了他們的眼睛、鼻子和耳朵,幫助他們早發現、早解決了問題,服務好了學生。他們甚至告訴我,因為我們的積極參與,“校長信箱”中涉及他們部門的信件明顯減少,學生對他們的滿意度逐年提升。
被人重視是最美好的體驗。學生也有被學校和老師尊重、重視的美好需要。對學生工作者而言,讓番職的學生生活得滿意,成為最幸福的學生,需要我們老師共同努力。學工線的每個人都要這么做:不高高在上,不官僚,不推脫,不當二傳手,不踢皮球,學生滿意,我們價值就體現出來了,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衷心感謝同事們的好意,感謝有關部門和學校領導的理解和寬容。今后在處理相關事情是,我一定更加實事求是,說出來的事情都是客觀事實,經得起推敲和考驗。一定會措辭謹慎。杜絕傷害別人,從表揚點贊的角度去說事情,充分尊重同事,形成合力,共同把學生教育服務好。
最養百花惟曉露,能生萬物是春風。春風化雨,以德育人,我們立德樹人的工作一直都在路上。對于學生的問題訴求、意見建議,對于學生的事情,我始終覺得都是大事,我只是想可以盡快地夠得到重視,得到回應,得到最快速地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作為學生工作部門,應該發揮點滴作用,加以推動。如此,我們心安意足。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只要在這個崗位上,我就義無反顧站在學生成長成才的一邊,堅持為學生鼓呼,我必須這樣做,也只能這樣做。我只是對事不對人,只是在忠實履行自己的為師為學生友的職責,只是為了學生在我們番職的體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ALLCOPYRIGHT2010 安陽教育信息網版權所有 地址:安陽市文峰中路
郵編:455000
安陽市教育教研信息中心主辦
豫ICP備1201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