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
“鴨子踩水—暗中使勁”的學霸作風
在00前后的大學生看來
似乎已經“OUT”(過時)了
比較時髦的追求是
學習記錄云分享
學霸人設惹人愛
據了解,超級話題“studyaccount”(學習賬號)在微博教育榜排行第一,閱讀量達到24.7億,發帖量17.6萬,粉絲數達38.4萬。而這驚人數字的背后正是這樣一群熱衷于在社交媒體分享學習記錄的“云學霸”。
剛剛走上變身“云學霸”之路的高中生小孫告訴記者,她們起初只是喜歡看,看著看著就會想要去記錄、去分享,“這種感覺就像是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在分享的過程中收獲認同,就會很開心”。
來自武漢大學的張文遠分享學習記錄的初衷就和小孫一樣。她半年前開始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學習記錄,最初只是希望記錄一下每天的生活,后來經常有一些網友私信向她請教問題,“比如一些還在上高中的同學會問高中的學習方法,如何調整心態等建議”。她就決定把自己的心得體會整理出來,希望幫助更多的人。
“我一直覺得輸出是自我提升的途徑。‘大v’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張文遠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她后來又從在微博上分享一些自己的筆記、資料和心得經驗,發展到在B站上傳自己的vlog,并且建立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公眾號。此外,她還組建了一個400人左右的考研群,分享考研資源。短短半年的時間,張文遠的微博粉絲數就達到了1.2萬。
發微博需要把自己的學習情況拍成圖片、視頻,配上文字,有時候還需要做修圖、后期等工作,也有不少人質疑這樣做的“性價比”太低,太浪費時間。
就讀于工科專業的張文遠日常課業負擔也很繁重。這么豐富的“云學霸”生活,她是如何在上課之余進行維護呢?
張文遠的方法是在“比較閑”的假期或者周末多做一些。為了不讓“記錄”影響學習的“專注”,避免自己在學習時玩手機,她用手機延時攝影來錄vlog,“我不想花太多時間在剪輯上,我的剪輯很簡單,是用手機進行的,大概會剪15分鐘左右”,“至于在微博和公眾號的圖文,的確會花費一些時間,不過像微信排版熟悉了之后就會快很多,單論排版半個小時足夠了”。
雖然制作和分享學習記錄的習慣確實會占用一些時間,但做這件事能夠給張文遠帶來幸福感,她甘之如飴。“學習需要儀式感,儀式感就是尋找生活的小確幸,讓看起來索然無趣的生活也閃閃發光起來。”她說。
張文遠覺得,“自律的學習讓我有內容可以分享,也能帶來不錯的結果,比如好成績”。
每每看到自己分享的內容,張文遠心里就會升起一種滿足感,收獲大家的回應后更是十分快樂。“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許多網友的肯定,也會更有動力堅持下去”。
一直熱衷于分享和圍觀學習記錄的大三學生王璐瑤特別能理解張文遠。王璐瑤認為:“經營一個學習賬號可以讓人在分享和交換中獲得優越感,屏幕前的觀眾也可以督促自己,形成良性循環。”
ALLCOPYRIGHT2010 安陽教育信息網版權所有 地址:安陽市文峰中路
郵編:455000
安陽市教育教研信息中心主辦
豫ICP備12014249